(本制度于2010年11月20日本校三届二次教代会通过)
学校召开一定的会议是传达贯彻教育思想、研究落实具体实施措施,是统一认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领导作用的一种必要形式。
一、会议种类
1、行政会议:学校行政人员参加。由校长主持,每周星期五下午举行,总结本周学校工作,讨论、决定下周工作,解决本周学校具体问题,研究和决定日常行政工作的重要问题。
2全体教职工会议:每周召开一次。由学校办公室主任主持,传达上级的文件和学校工作安排,全体教师理论学习等。
3、教研组长会议。一般由教导主任主持,必要时请校长参加。每学期召开2-3次。主要研究讨论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如制订教研计划,教学经验交流,对学生考试的统一要求以及成绩评定的统一标准或进行各科知识竞赛等有关问题。
4、班主任会议:由德育主任或教导主任召集,每月召开一次。研究指导工作,听取意见,安排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期末由分管校长主持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总结会议,交流经验,评选先进。
5、中队辅导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由德育主任或大队辅导员召集。学习、讨论、总结、通报各中队开展活动的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少先队工作方法及理论”的辅导报告。
6、群众代表会议:由党支部召集,校行政人员参加。向社会人士及部分在职、退休教师征求意见,畅谈学校大事。为学校献计献策,充分体现民主治校的风气。
7、教代会:由工会主席主持,教职工代表参加。讨论学校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及学校重大决策,并通过教职工大会作出决议;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8、家长会议:每学期按年级定期召开1—2次家长会议,报告学校工作,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密切家校联系。
9、支部大会:由支部或副书记主持,全体党员参加,讨论支部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吸收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评议党员。
10、民主生活会议:由校长主持,一学期不少于一次,就学校工作畅所欲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提出意见。
二、会议要求:
1、严格开会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开会5分钟后作为迟到。
2、树立良好会风。开会时不得带小孩,不得闲谈,不打瞌睡,不看无关的书籍报刊资料,不做其他与会议无关的事,不随意离开会场。
3、保证会议质量。会议主持者和会议发言人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会议的中心议题,不开无准备的会,讲话时应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开短会,开好会。
4、需要在会议上发言者,应事先跟主持人打招呼或由主持人安排按程序发言。
5、每次开会都要做好会议记录;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6、爱护会场设施,注意会场卫生。
7、手机关机或调至震动状态。
|